翻斗式礦車:礦山運輸的“輕騎兵”,高效自卸的實用典范
翻斗式礦車是一種廣泛應用于煤礦、金屬礦、建筑工地等場景的窄軌鐵路運輸設備,主要用于運輸煤、礦石、矸石、砂石等散狀物料。其最大特點是車箱可沿翻轉軌自動傾覆卸料,結構簡單、操作便捷,是礦山井下與地面短距離運輸的核心裝備之一。
以下從結構組成、工作原理、型號分類、技術參數、應用場景及優缺點六個維度進行系統解析:
一、結構組成:模塊化設計,堅固耐用
翻斗式礦車主要由以下幾大部件構成:
車箱:
斷面呈 V形或U形,由鋼板、角鋼、帶鋼焊接而成。
材料機械性能不低于 Q235-A鋼,符合《JB/T6992-1993》標準。
車箱口對角線差 ≤6mm,平面度公差 ≤3‰。
車架:
金屬焊接結構,承受牽引力、沖擊力與碰撞力。
由槽鋼、碰頭座、軸卡等組成,直線度 ≤1.5‰,平行度公差 ≤2‰。
開式輪對:
由車輪、軸、滾柱軸承組成,運行阻力小。
車輪踏面硬度 ≥40HRC,裝配后轉動靈活。
采用密封裝置,防塵防水,延長壽命。
翻轉機構:
包括翻轉軌、翻轉架、軸卡等。
翻轉架垂直于底架,垂直度公差為高度的5‰。
車箱在翻轉軌上實現自動傾覆,無需外力輔助。
連接與緩沖裝置:
連接插銷與鏈環:用于與機車或絞車連接。
緩沖碰頭:吸收沖擊力,保護車輛與軌道。
二、工作原理:自動翻轉卸料,高效循環
裝載:
礦車停于裝料點,物料從上方倒入車箱。
運輸:
由電機車或絞車牽引,沿軌道運行至卸料點。
卸料:
車箱行至卸載曲軌,車輪沿軌道上升,車箱后部被抬起。
當傾斜角度達到45°–60°時,物料靠重力自動傾倒。
卸料后,礦車繼續前行,車箱在自重作用下自動復位。
返回:
空車返回裝料點,進入下一循環。